分类 写一些什么 下的文章

之前下载过 mpv 播放器,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简陋了,上手难度高。
但最近下载最新的版本使用后,突然意识到:他这是把极简做到了极致,默认界面和功能,完全符合当下的审美。常用功能都用着挺好,播放大视频也不会音画不同步,没有推送、不用经常升级,部分功能鼠标点点也能实现,用起来太舒服了。

之前播放器主要用过 MPC-HC、PotPlayer、VLC:

  • VLC、MPC-HC:功能全面,但界面臃肿,操作不是很方便
  • PotPlayer:强大但封闭,很依赖第三方插件,且经常要升级,太麻烦

mpv 的核心优势在于 “无界面即界面”。它把所有功能藏在快捷键和配置文件中,既满足普通用户“即开即用”的需求,又提供了无限折腾的空间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,我们可能需要对硬盘进行彻底擦除,以防止数据恢复,保障隐私安全。无论是出售旧硬盘,还是处理敏感数据,以下介绍如何使用 Windows 自带的工具彻底擦除硬盘数据,依旧是不用第三方工具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前一段时间买过几本书,发现了一个这类书的事实:有些书,只看看目录就算读完了

目录即精华,每个章节标题都在用最时髦的关键词撩拨你的焦虑。但当你真正翻开内页,会发现作者不过是用200页的篇幅,把目录里的12个标题反复水煮了15遍。

这类书籍的创作公式堪称工业化:

  1. 抓取年度热词(认知/格局/底层逻辑)
  2. 排列组合生成目录树
  3. 每章填充3个名人故事+2句名人名言+1碗鸡汤

这类书籍的三大原罪:

  • 概念套娃:用新名词重新包装常识
  • 案例堆砌- 从爱迪生到马斯克的故事排列组合
  • 密度塌陷:真正原创观点不足百字,甚至标题都可以把内容概括。

这类书籍非常乏味,1块钱一本买来也是亏。

真正的思想从来不是目录能概括的。真正好看的书,读完之后会有一些突然空虚感觉,怅然若失。

一直在寻找理想的笔记工具。以前,通过金山快盘同步笔记和文件,直到快盘停止服务。此外,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网盘也相继停运。因此,我不能完全依赖厂家存储数据,必须在本地保存一份,而且必须是公开的格式。这成了我选择工具的一个重要标准。

后来,我尝试过有道、Evernote、印象、为知、OneNote、语雀等等,但每个工具都有各自的缺点。

关于之前选择网盘的细节事情,这里暂且不提。

最近,我尝试了Notion。使用下来,我发现它的功能确实很强大。除了本地保存不方便,需要在云上使用外,它几乎完全符合我的预期。我本来打算试用后就主要使用这个工具,直到我发现了Obsidian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通常,单页导航会随着左侧目录的点击滚动到相应的内容部分,以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。然而,最后一项通常因为高度不足,无法完全置顶显示。
最近做了一个工具库,首页的时候用到了这个功能。

即在单页导航中,当点击左侧目录中的最后一项时,无法将页面内容置顶显示。这个问题在绝大部分导航中都存在,尤其是当不使用整页切换效果时。

最初,我尝试使用 JavaScript 来计算页面的高度,并将最后一项的高度从总页面高度中减去。虽然这个方法有效,但需要处理页面缩放等问题,稍显复杂。

最终,我采用了一种更简单的方法,即使用 CSS 的计算功能,将最后一个元素的高度从 100vh 中减去。
这样最后的元素高度不会变,然后100vh根据页面的大小随时变化。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最后附上这块的代码

- 阅读剩余部分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