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段时间买过几本书,发现了一个这类书的事实:有些书,只看看目录就算读完了

目录即精华,每个章节标题都在用最时髦的关键词撩拨你的焦虑。但当你真正翻开内页,会发现作者不过是用200页的篇幅,把目录里的12个标题反复水煮了15遍。

这类书籍的创作公式堪称工业化:

  1. 抓取年度热词(认知/格局/底层逻辑)
  2. 排列组合生成目录树
  3. 每章填充3个名人故事+2句名人名言+1碗鸡汤

这类书籍的三大原罪:

  • 概念套娃:用新名词重新包装常识
  • 案例堆砌- 从爱迪生到马斯克的故事排列组合
  • 密度塌陷:真正原创观点不足百字,甚至标题都可以把内容概括。

这类书籍非常乏味,1块钱一本买来也是亏。

真正的思想从来不是目录能概括的。真正好看的书,读完之后会有一些突然空虚感觉,怅然若失。

有的时候制作成linux启动盘或者其他启动盘的U盘,在格式化成fat32的时候,是经常无法通过我的电脑格式化,但是也不想撞入监的话,就需要用到了diskpart这个内置的工具实现实现u盘或者移动硬盘的格式化。

但是全是CMD操作,略有风险,需要慎重操作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最近经常查询域名注册状态,主要用的网站是tld-list或者gandi,都可以多域名查询的,通过excel表,批量做一批域名查询,但是最近网络不怎么稳定,网站经常打不开,或者加载没有样式。

因此等着不如动手,域名查询的原理只是利用 Whois 服务地址的 43 端口反馈结果。

网站现有的查询方式也多是这么实现的。只不过美化查询页面和反馈的结果。

现在搜集到全球可以注册的域名1552个。其中有 whois server 的域名有1213个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一直在寻找理想的笔记工具。以前,通过金山快盘同步笔记和文件,直到快盘停止服务。此外,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网盘也相继停运。因此,我不能完全依赖厂家存储数据,必须在本地保存一份,而且必须是公开的格式。这成了我选择工具的一个重要标准。

后来,我尝试过有道、Evernote、印象、为知、OneNote、语雀等等,但每个工具都有各自的缺点。

关于之前选择网盘的细节事情,这里暂且不提。

最近,我尝试了Notion。使用下来,我发现它的功能确实很强大。除了本地保存不方便,需要在云上使用外,它几乎完全符合我的预期。我本来打算试用后就主要使用这个工具,直到我发现了Obsidian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从一个知识问答了解到,《科学怪人》是被广泛认为为科幻小说的鼻祖的。
本小说为玛丽雪莱(Mary Shelley)所作,是本到浪漫主义影响的哥特小说,于1818年首次出版。她的丈夫就是那个写出“冬天已经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的那个著名的英国诗人雪莱(Percy Bysshe Shelley)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